Skip to content
Personal Blog
Personal Blog
  • 首頁
  • 生活日記
  • 讀書筆記
  • 小知識
  • 投資資訊
  • 就是要吃
  • Wine
Personal Blog
Personal Blog

波爾多五大酒莊之Chateau Lafite 拉菲酒莊

個人頭像 Wayne, 2013-03-202025-08-01

作者:T大
波爾多可說是近百年來葡萄酒屆竄昇最快的巨星,目前不但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甚至幾乎成了紅酒的代名詞;其實波爾多的興起只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,以前所有的波爾多紅酒大多酒質清淡,除了極少數的頂級酒莊外,一般定位只是廉價的佐餐酒;事實上,在一百年前若以性別來形容法國紅酒時,勃根地被稱為”男人之酒”,以強勁渾厚著稱,而波爾多則是”仕女之酒”,以清淡柔順聞名,這和我們現在喝勃根地與波爾多的感覺剛好背道而馳;喝過勃根地紅酒的朋友們應都有志一同: 勃根地紅酒大多優雅細緻,除了少數一些一瓶動輒NT$5000以上的頂級酒外,相較於波爾多紅酒,其實勃根地的千變萬化、高雅纖細,才應該是偏向陰柔的”仕女之酒”,而越做越濃,渾厚紮實的波爾多,才比較像是陽剛的”男人之酒”。

波爾多開始轉變成較濃郁的酒質後,由於酒名易懂,推廣得宜,再加上酒評教父Robert Parker的情有獨鍾與推波助瀾,目前已儼然執紅酒主流之牛耳,包括加州、澳洲、智利等新興葡萄酒產區,做的紅酒都越來越”波爾多”,甚至義大利、西班牙新起一輩的酒廠,也越做越像波爾多;而波爾多紅酒的價格也水漲船高,尤其是其中在1855年分級制度中名列頂級的的酒莊,更是確定了它們的地位與價格;喝葡萄酒的人口很多,精專者各擁其主,例如有人迷戀勃根地Grand Cru,有人擁護義大利Barolo,有人沉醉德國TBA,有人搜集加州車庫酒;但在一般的普羅大眾消費者眼中,波爾多就是紅酒的代名詞,大多數人剛啟蒙時可望而不可及的夢中情人,就是波爾多的五大酒莊: Lafite、Latour、Margaux、Mouton以及Haut-Brion。不過這一二年波爾多竄出了許多車庫酒莊,價格扶搖直上,今天若要以價格高低來排名,波爾多最貴的前五名葡萄酒沒有一個是五大酒莊之一;饒是如此,波爾多五大酒莊在一般葡萄酒迷心目中的地位仍是難以撼動,對大多數的人而言,說到頂級葡萄酒就想到波爾多,說到頂級波爾多就想到五大酒莊!

波爾多的五大酒莊彼此價格相差不多,在品質與口味上也各有特色,不過就我個人的標準而言,Chateau Lafite實為五大之首;事實上,在1855年波爾多訂定分級時,Chateau Lafite就是排名第一,Chateau Margaux排名第二,再依序是Chateau Latour、Chateau Haut-Brion、Chateau Mouton;而在歷年的葡萄酒拍賣會中,最常出現以高價售出的波爾多老酒,也是Chateau Lafite;而有關於五大酒莊的傳奇軼事,發生在Chateau Lafite身上的稗官野史也是不勝枚舉;全世界銷售量最大的葡萄酒專業雜誌Wine Spectator曾報導過一篇新聞,說到有位仁兄在機場不小心打破了手提行李的一瓶葡萄酒,當場酒汁流了滿地,而這位仁兄的第一個反應,就是豪不猶豫地俯身趴在機場的地板上,儘可能的去吸吮著地上的酒液;而這瓶被打破的葡萄酒,就是1900年份的Chateau Lafite!第一次看到這則新聞時,我心中絲毫也不覺得那位仁兄的行為可笑,事實上,如果當時我也在旁邊,我絕對會一起趴下來舔地上的葡萄酒,畢竟那可是1900年份的Chateau Lafite啊!

約莫十年前有一部名叫”彗星來的那一年”的電影,是由留著小鬍子的性格男星提姆達利主演,也曾在台灣的有線電視頻道”Sun Movie”播出過,內容的主題就是敘述一瓶拿破崙私人珍藏的1811年份Chateau Lafite!男女主角為了這瓶稀世珍釀,與歹徒以及阿拉伯的秘密組織展開了一連串的驚險遭遇,並因而衍生了二人的愛情故事;電影是以喜劇收場,富有的男主角最後安全的護送名酒到達目的地,並且在拍賣會上擊敗了阿拉伯人,以天價標得這瓶1811年份Chateau Lafite,接著突然把酒瓶的軟木塞拔了出來!而在大家一片驚愕之中,男主角當場向女主角求婚,並請在場所有的人都來喝一杯1811年份Chateau Lafite,最後當然是賓主盡歡,包括競標失敗的阿拉伯親王,也都化干戈而為玉帛。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,1811年彗星不曾來過,拿破崙大概也不曾私藏過Chateau Lafite(據傳拿破崙最鍾愛的葡萄酒應是勃根地的Chambertine而非波爾多),不過這部電影在有線電視播出時,我看了不只三遍,每次都看著最後一幕、大家舉杯狂飲1811 Chateau Lafite的畫面猛流口水!劇本原著作者雖然不是葡萄酒的專家,不過在選擇一瓶葡萄酒來當主角時,他也是跟一般普羅大眾一樣,選了波爾多五大酒莊中最具代表性的Chateau Lafite!

Chateau Lafite在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中通常價格不是最貴的,一般而言,除了一些特殊例外的年份以外,二十年前最貴的通常是Chateau Latour,而近二十年來五大酒莊中價格最貴的則經常是Chateau Margaux;Wine Spectator雜誌針對波爾多五大酒莊曾經做過許多年份的水平對比品嚐(就是把五大酒莊同一年份的酒各拿一支,把酒瓶矇起來再一起品嚐打分數),包括1945、1947、1959、1961、1982、1983、1985、1986、1988、1989、1990等,近年來總共做了18次五大酒莊的水平品嚐,這些年份多半都是波爾多極佳的年份,其中有一些年份甚至不只做一次水平品嚐,例如目前在台灣還算常見的1982年份,Wine Spectator雜誌就分別在1992、1997、1998、2001共做了四次水平對比品嚐;而在這18次的水平對比品嚐中,Chateau Lafite只在遙遠的1947年份拿過一次冠軍,掄元次數在五大酒莊中敬陪末座,Chateau Margaux則也只拿過一次半的冠軍(1990年份與Chateau Latour並列冠軍,所以算半次),也好不到哪裡去,大部分的首獎都被Latour、Mouton以及Haut-Brion包辦了。雖然Chateau Lafite既不是最貴的五大,也不是Wine Spectator與Robert Parker平均評分最高的五大,但是一提到五大,Chateau Lafite仍然是大多數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五大。

Chateau Lafite是五大酒莊中葡萄園面積最大、產量也較多的一家,近年平均每年生產二萬餘箱,雖然在1855年分級中排名第一之後,名氣越來越大,不過由於產量不少,其實在市場上並不難買到,只是一瓶Lafite索價不斐,端視消費者願不願意花這個錢而已;Chateau Lafite也有做二軍酒,以前叫做Moulin des Carruades,1985年起改名Carruades de Lafite,並沿用迄今;每年葡萄採收後,約有33%的葡萄用來釀製Chateau Lafite的一軍酒,約40%的葡萄釀成二軍酒Carruades de Lafite,剩下的27%則釀成三軍酒Pauillac de Chateau Lafite。二軍Carruades de Lafite價格只有一軍Chateau Lafite的二成到三成,不過品質差距頗大,在一般葡萄酒雜誌的評分遠不如Chateau Lafite,在口味香氣方面也沒有傳承Chateau Lafite一貫的特質;至於三軍酒Pauillac de Chateau Lafite,那就差得更遠了,一般而言只有普通Cru Bourgeois的水準。此外Chateau Lafite較不為人知的,就是他還有釀製少量的干白酒,不過並不對外販售,只用來在酒莊之中款待賓客;由於產量少又不外賣,喝過的人並不多;不過沒有喝過的人也不必太遺憾,因為以波爾多干白酒的整體水準而言,咸信Chateau Lafite白酒的表現應該遠遠不及他在紅酒領域的地位。

我在十多年前剛接觸葡萄酒時,波爾多對我而言有如大海一般浩瀚,五大酒莊雖已在書上研究多時,但以當時買酒的微薄預算,也只能在葡萄酒專賣店中瞄瞄五大而已;不僅沒有想去嚐試的念頭,甚至覺得這種酒應該永遠不會和我有所交集。後來也不記得是怎麼開始的,陸續開始有機會喝到了各年份的五大,翻翻筆記才發現我居然已喝過四十多款五大;不過其中最讓我再想一試的,就是Chateau Lafite。在我喝過的Lafite中,1945香氣精彩,1982複雜高貴,1983成熟好喝,1985甜美優雅,1988渾厚紮實,1989芳香細緻,1994厚重封閉,1997甘醇迷人,每個年份香氣口感都不同,但又都沒有脫離Lafite一脈傳承的特有氣質,品嚐的結果有時會令人失望,但每次品嚐時卻又令人充滿了期望,因為一但喝到了一杯對味的Lafite,那種感覺真的會令人魂縈夢牽、感動不能自已。而Chateau Lafite最為人所稱道的,也就是他的那種高貴優雅且難以捉摸的特質;每個年份的Chateau Lafite都頗有差異,但彼此之間又有一種共同特性,它的香氣中帶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高貴質感,Robert Parker稱之為「鉛筆心」,Wine Spectator則最常用「雪茄盒子」來描述Chateau Lafite,它給人的感覺並非完美無缺,每個年份都不太一樣,有的剛硬,有的柔美,但成熟的Lafite綻放出來的那種帶有杉木、雪茄、茶葉與一絲絲神秘花果的香氣,就是很對我的頻率;有些人形容Lafite的個性有如千金大小姐,這點我個人是十分認同的,說得更具體一點,Lafite可以說是一位發起脾氣來令人氣結、但撒起嬌來又令人銷魂的千金大小姐!

對於Chateau Lafite的評語,我覺得可以套用一些人形容勃根地的一句話來總結:「最常令你失望的波爾多是哪一支?最常令你難忘的波爾多又是哪一支?」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Chateau Lafite,第二個問題的答案,也是Chateau Lafite!

Wine

文章導覽
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
近期文章

  • mac-cleanup-py:免費 CleanMyMac 替代方案
  • 怎麼與AI共處?
  • 江蕙2025演唱會 無 · 有–台北小巨蛋
  • LLM的囚徒困境
  • 安裝Piwigo遇到的問題

分類文章

  • 20241219-我的紅酒初體驗之波美侯
  •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
  • 風味的互補效應-波爾多紅酒
  • 20241024-我的紅酒課初體驗之如何挑波爾多
  • 羅亞爾河谷地(Loire Valley)介紹

推薦網站

  • Gofile免費檔案分享空間
    免費放檔案的地方
  • Kinsta WordPress Theme Detector
    輸入網址查詢網站使用的 WP 佈景主題
  • Pexels圖庫
    免費的圖片資料庫
  • Yay Images 圖庫
    付費的商業圖片資料庫
  • 台大開放式課程
    財務管理課程
©2025 Personal Blog | WordPress Theme by SuperbThemes